在2020年我国的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提出一个问题,语气中满含质疑。他说一名日本公民于2019年回国探亲后就失踪了,至今没有音讯,问中国政府如何解释?
发言人的回应令人玩味,这个所谓的“日本公民”本名叫袁克勤,是个中国人。说他“失踪”并不准确,他是因触犯法律,为日本充当间谍而被逮捕的。
2019年的时候,早已定居日本的袁克勤,因在国内的老母亲过世,回来处理后续事宜。年底时,他所在的北海道教育大学就对外声称,袁克勤失踪了。
记者会召开之前,袁克勤的大儿子就一直在日本到处活动,对外说法是,自己的父亲回中国后就失踪了,中国政府不闻不问,之后又改口说,父亲被中国政府无理扣押,根本没尊重国际人权规定。
在他的煽风点火下,一群居心叵测的人纠集起一波不明真相的民间人士,到处为袁克勤喊冤,企图通过舆论施压逼迫政府放人。
袁克勤在国内的公开资料不多,根据一些零星的活动介绍,他曾于2008年在辽宁大学做过讲座,主题是关于日本对战争认识的。2017年的时候,他又到吉林大学出席关于日本侵华研究的学术讨论。
为什么他主要活动区域在东北一带呢,因为袁克勤是吉林人,80年代从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就前往日本留学,此后便将东亚政治史作为主要研究方向。90年代他当上了北海道教育大学的讲师,“失踪”是时的身份是学校教授。
2021年,外交部针对袁克勤的事再次做出回应,发言人表示,我们已掌握了他在国内进行间谍活动的确切证据,国安部已将将证据搜集移交,只等法院最后的判决。
袁克勤作为中国人,却做了一件让所有国人都愤慨不已的事,他在国内高校执教期间,利用自身的学术知识和社会影响力,为日军侵华历史洗地。还歪曲历史美化日军罪行,甚至诋毁我国的抗日成就,攻击政府。在他出版的文章和作品中,也大量充斥这一些内容,很容易让缺乏判断力的年轻人被其蒙蔽。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年他频繁往来于中日之间,利用自身优势搜集了大量重要信息,全部提供给日本,此举无疑做实了他通敌卖国之嫌。一个德高望重、年近七旬的老教授,竟然被日本的金钱收买,干出了严重伤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大逆不道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根据去年的一手消息,袁克勤已经被以间谍罪判刑,未来6年他都要在监狱中度过,好好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过。日本方面则放出消息,称袁克勤对结果不服,还在想方设法上诉。这些欲盖弥彰的行为,无疑再次印证一个事实——袁克勤和日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一个中国公民接受中国的法律审判,最激动的竟然是日本媒体和官方,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即使经过了二战的教训,日本也没有反思和检讨自己的罪行,反而继续对中国虎视眈眈,企图从每个方面渗透、瓦解中国,间谍活动就是他们侵蚀中国的手段之一。
这些间谍活动不仅威胁国家安全,也影响了两国间的正常往来。对于这一问题中国一直非常谨慎,不是证据确凿绝不会妄下定论。在近年来破获的多起间谍案中,日本间谍的数量不在少数,身份暴露被正法的除了袁克勤,还有一些人和他的情况类似。
去年4月,日本方面放出消息,说一名中国籍教授回国后失去了音讯,这个教授名叫范云涛,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法学和政治学,他的经历背景和袁克勤非常像。据日媒透露,他在上海时疑似和国安部门的人接触过,后来就失去音讯,连家人都联系不到他。日本威胁说,如果事情没有后续,中国政府不交人,可能会影响中日未来的关系。
但事实上,破坏中日关系的一直都是闹得最凶的日本。前几年轰动全国的毒教材案,让很多学生都深受其害,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负责设计教材的几人均有留日背景。
这些教材插画中不仅丑化中国儿童,还潜移默化传递很多有害信息,甚至涉及儿童性骚扰,让孩子们身着性感暴露的,打扮成色情行业的兔女郎。在一副插图中,小男孩乘坐的竟然是一架日本战机,还比出了胜利的手势。
有关部门介入后,这些教材被立刻撤换,插图也紧急召集人手重新绘制。有过出版行业从业经验的人都知道,普通图书出版的流程很严格,需要经过三审三校,更何况是全民普及的小学教材,绝对不也许会出现如此大的疏漏,除非有人蓄意为之。
虽然事情已逝去一段时间,有关人员也受到了处理,但其所造成的贻害仍然尚未完全清除,可见我国的反渗透、反间谍工作任重道远。
自从2023年我们的《反间谍法》重新修订后,日本的很多对华行动都有所收敛,从肆无忌惮转为更隐蔽的方式,这几个在学术界颇有声望的间谍分子陆续落网,也让日本察觉到中国打击间谍活动的决心。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自从疫情结束,各国务工人员可以自由往来后,日本来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就少了很多。日本企业的一些商业人员更是如临大敌,这种杯弓身影的反常表现正好说明他们心里有鬼。
2023年上半年,日本某药企的高管就通过药品谈判的机会,在中国大肆搜集情报,最后被国安部门发现并逮捕了。这一招敲山震虎的效果很显著,据一个日企内部人员说,公司高管现在都不太敢来中国。
在《反间谍法》颁布前,日本在中国的活动非常频繁,很多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比如非法测绘、重要设施等,因为普通人缺乏相关知识,不会对这些行为产生警觉,所以间谍们可以畅通无阻。
比如2019年,某日本公司的代表到中国,借由工作之名到处搜集情报,最后被逮捕,判处了5年徒刑。在一个访问团中,也有一名日本间谍被揪出来,判了6年。
当年我国航母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照片还没公布,突然网上就流出来一组高清航母照片,各种细节即使放大观看都纤毫毕现。公布照片的不是中国官方,而是日本的媒体,其间谍手段实在让人背脊发凉。由此可见日本在中国的活动不仅涉及文化、商业,对军事机密的收集也是不遗余力。
2017年的时候,有日本人带着电脑和测绘设备,到中国各地进行违法勘探,绘制了大量精确度极高的地图,他的电脑中还存储了大量国家机密。他以工作的名义在中国各地窜行,一直到2年后才被抓获。
连续多年,日本的很多间谍都是本国人,他们利用工作、旅游、访问等名义进入中国,然后四处活动探听情报。随着我们的监管逐渐严格,再派日本人的风险就大了很多,于是他们又开始搜罗中国人替他们卖命。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连中国的菜价都要打听,作为评估中国经济情况的参数。据说日本有很多大型商社,会用奖励的方式让其他几个国家的消费的人提供各自国家的相关信息,可谓是不孔不入。
为了打击中国,日本在不断输出间谍的同时,也对其国内与中和合作的企业与华人员工加强了监视,甚至不惜制造冤案来破坏中日正常的经济活动。
日本有家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化工企业,专门生产喷雾干燥机。这种机械在中国很受欢迎,所以公司和中国的业务往来很频繁。就因为这样,日本警察在没有一点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于2020年逮捕了该公司的几名高管。而在此之前,他们就多次到公司粗暴搜查。日本官方的解释是该企业违法向中国出口设备,将人逮捕后,警方没查到任何线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称该公司有嫌疑。
根据规定,这款机器属于“杀菌”级别,专门用来制造药品。在日本还有一类“灭菌”型,这种机器的技术水平可用于生产化学武器。日本就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将该公司出口的杀菌型机器污蔑为化学款,这样就能坐实公司的违法行为。
为了彻底破坏该公司与中国的合作,日本官方对公司上下近50人逐一询问,调查次数多达263次。
因为公司的生产全部符合规范,日本警方竟然无赖地伪造了一些列“罪证”,逼得公司不得不一次次申诉,几名高管也被搞得心力交瘁,有个在监狱里患上了胃癌,差点死在里面。公司的业务也被搞垮,陷入了经营危机。
日本对中国的渗透从建国前就开始,一百多年间从未停止。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时刻警惕,防范间谍从自己做起。
观风闻 又抓一个!中国人居然给日本当间谍,这几年日本间谍怎么慢慢的变多了?
不得不说,你对文章的把控能力令人赞叹,内容精彩,观点独到。盼着更多佳作,咱们一同成长,相互交流!~【请关注我吧,我们一起成长,每天我会尽全力给关注我的人点赞、收藏、评论最新的话题】
小学生放学太早无人接送?深圳有家长建议小学延时至18:30放学,教育局:课后服务原则上至18:00
有深圳家长在人民网留言板发帖称:小学放学时间早,不方便职工家长接送及看护,建议延迟至18:30放学。对此,宝安区教育局作出回应:课后服务时间原则上至18:00,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放学的,由学校予以妥善安排。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持续上涨30%—40%。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能够获得答案。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
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 商务部回应:奉陪到底!#中方回应美威胁再加征50%关税
美经济学家:加征一定的关税美国会输 “新能源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关税 #新能源汽车 #加征关税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被绑架撕票,家属已付近2700万元赎金!生前疑遭酷刑,知情人:他过年曾回福建,常做慈善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有菲律宾“钢铁大王”称号的华人郭从愿和他的司机,3月底遭人绑架后,家属前后共付出约2.1亿比索的天价赎金。
4月下旬,广东将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长沙、南京等8座城市,开启春季招聘活动,预计在每个城市提供超1万个工作岗位,岗位年薪普遍不低于10万元,其中不乏年薪50万元以上乃至100万元以上的高薪岗位。
因被执行人儿子备战高考,深圳一法院撤回估价三百万房产拍卖:执行也要兼顾人情
近日,某法拍平台上,深圳市一桩估价约三百万元的房产拍卖被撤回,理由是“因为被执行人的儿子将于2025年6月高考,本院决定撤回本次拍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